第2种观点: 法律分析:在公司犯罪中,领导和员工的共同犯罪是可能存在的。刑法对于共同犯罪有明确规定,但在具体分担刑事责任时,需要考虑具体情况。首先,领导和员工在公司犯罪中的角色不同,领导往往是指挥者、决策者,员工是执行者。因此,在共同犯罪中,领导的责任可能更大。其次,领导和员工在公司犯罪中的具体行为也不同,领导可能涉及更加严重的行为,如贪污、受贿等,员工可能只是在执行领导的指令。因此,在分担刑事责任时,需要考虑各自的行为所占比重。最后,共同犯罪中,领导和员工的认罪态度和配合程度也会影响刑事责任的分担。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一百四十六条 共同犯罪,是指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实施的犯罪行为。第七十二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罚金;情节较轻的,或者是为了同情、包庇犯罪分子而犯罪的,可以不处罚:(一)贪污、受贿、挪用公款、骗取贷款、非法吸收公众存款、金融诈骗、妨害税收征收等犯罪,有部分赃款、赃物或者违法所得没有交代的。第八十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:(二)提供假账、隐瞒账目、虚增费用、虚报损失或者以其他方法虚假陈述,欺骗股东、出资人或者其他有关人员。第二十六条 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在被追诉前自动投案,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,如实说明自己的罪行所涉及的其他案件和涉案的人员。自首可以酌情从轻、减轻或者免除处罚。
第3种观点: 法律分析:根据我国刑法,公司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,但是在特定情况下,可以通过和解方式解决。法律依据:1.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十七条规定:单位犯罪,依照本法规定追究刑事责任。2.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》第七十二条规定: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认罪态度好转,有悔罪表现,或者赔偿被害人损失,或者有其他立功表现,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。3.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〉的解释》第五十一条规定: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和解方式处理:(一)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申请和解的;(二)犯罪行为致人重伤、死亡以外的后果,被害人已经获得赔偿或者表示谅解的;(三)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较轻,社会影响较小,犯罪嫌疑人认罪态度好转,有悔过表现,取得被害人谅解并且赔偿了损失的。结论:尽管公司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,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可以通过和解方式解决,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。